眼轴的“秘密”|眼轴检查报告该怎么看?

什么是眼轴

所谓的眼轴,是指眼球内的主要轴线,从角膜前表面顶点开始,经过瞳孔的中心,穿过晶状体的中心,一直延伸到视网膜的中央部位。

图片源自于网络

这条轴线是眼球内光线聚焦和焦点形成的核心路径,光线准确穿过这个轴线,可以使图像清晰地聚焦在视网膜上。通俗讲就是眼球前后径的长度。

眼轴与屈光变化的关系

儿童眼部屈光发育是一个逐渐演变的过程,它从远视发展到最终趋向正视。在婴幼儿时期,即出生到3岁之间,眼轴相对较短,这意味着光线进入眼球后会在视网膜后面汇聚,这使儿童通常表现为远视眼,也就是我们所谓的远视预备状态。随着孩子的成长,眼轴逐渐延长,当孩子进入儿童和青少年时期时,光线进入眼球后聚焦点将准确地落在视网膜上,这就是我们所说的正视。

图片源自于网络

然而,如果在这个过程中眼轴的增长速度过快,那么聚焦点可能会落在视网膜前面,导致近视的发展。这意味着眼睛无法将光线正确聚焦在视网膜上,而聚焦点会在视网膜前形成,从而导致近视度数的增加。因此,儿童眼部屈光发育的过程在视轴长度的调整中起着关键作用,而过快的眼轴增长可能导致近视的发生。

眼轴检查报告怎么看

当家长们第一次拿到眼轴检查报告一头雾水,看着一堆数字并不知道都是什么意思,下面让我们一起看下报告单上都提供了哪些信息,这些字母都代表了什么意思。

AL:眼轴长度

眼轴会随着生长发育逐步增长,通常情况下新生儿的眼轴长度约为16.5 mm,出生后9月龄时约为20mm ,6岁时约为22.46 mm,成年时约为24mm。需要注意的是,这些数值只是一般情况下的平均值,每个孩子的眼轴长度都存在个体差异。眼轴长度的变化是正常的生长和发育过程的一部分。

CCT:中央角膜厚度

中央角膜厚度指的是眼睛中央区域的角膜厚度。

ACD:前房深度

前房深度是指眼球中前房的深度,也就是角膜前表面和虹膜之间的距离。前房是眼睛的前部,包括角膜、虹膜和眼内房水。前房深度的正常范围因年龄、种族和个体差异而异,因此在特定情况下,医生会根据具体情况来评估前房深度。

LT:晶状体厚度

晶状体是眼睛内的一个透明结构,位于虹膜后面,它在调节眼球的焦距中发挥重要作用。晶状体的厚度是指晶状体的前后维度。

SE:平均角膜曲率

正常角膜曲率范围在39D到45D之间,平均约为43D。当角膜曲率小于41D时,眼睛的基础长度可能较长,一旦近视,眼轴长度会超过25毫米。如果角膜曲率大于44D,眼球的储备容量可能较小。这可能导致近视发展速度较快,增加患高度近视的风险。

K:角膜散光

角膜散光是一种常见的眼睛折射问题,通常表现为角膜的曲率不均匀,使得光线在不同方向上被不同程度地聚焦或散射,导致视觉模糊或扭曲,尤其是在远处或近处物体上。

WTW:角膜直径

正常范围(约)11.5~12毫米,小于10毫米为小角膜,角膜直径太小会影响手术。

P:瞳孔直径

瞳孔的直径在不同情况下会有所变化,但正常范围通常在2毫米到4毫米之间。

以上是与大家分享的眼轴相关探索信息,近视程度有诸多因素影响,眼轴长度只是其中之一。虽然我们有眼轴数据的平均值,但不应完全依赖它们。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因此综合分析是关键。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更多想了解的欢迎私信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