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濮鸣亮团队眼科数字疗法获NMPA批准上市,如何凭借30余年技术沉淀突围?

弱视,是一项由视觉中枢缺陷所导致的视力障碍疾病。

 

通常情况下,该视光疾病多以视觉发育期是否出现单眼斜视、高度屈光不正、形觉剥夺引起的单眼或双眼最佳矫正视力低于相应年龄应有视力,以及未矫正的屈光参差为判定标准。治疗方法则以遮盖疗法、屈光矫正治疗、红光闪烁仪训练、后像治疗等为主。

 

由于弱视的表现形式,过去弱视的最大致病因素,即视觉中枢缺陷在很大程度上被忽视。

 

近年来,随着针对弱视相关研究的突破,以及认知理解的进步。以视觉中枢神经为“靶点”,融合神经生物学、计算机视觉、大数据等相关技术的数字疗法产品不断涌现,为弱视治疗开辟了新途径。

 

数字疗法产品可利用大脑神经系统的可塑性,将弱视治疗与游戏、视频等形式相结合,通过各种神经刺激的方式,增强弱视者视觉信息储存、加工及处理能力,恢复其视觉功能。

 

据动脉网统计,截至目前,我国涉及儿童弱视检查、治疗及融合功能不足治疗等适应症的数字疗法产品已累计获批18款。

国内获批弱视训练康复数字疗法产品统计

随着数字疗法逐渐被市场所认知,该治疗方法可谓已迈入发展黄金期。

01 十余年原创研究积累,产品已获批

过去,针对弱视治疗,临床多选择疗法耗时较长、治疗过程较为单调、儿童依从性较差的传统遮盖疗法。

但眼球所接收的光信号,成像于视网膜后,还需大脑视皮层、视觉中枢做相关补偿、过滤、整合等处理工作,才能完成必要视觉信息的识别、储存和利用。而弱视的发病机制主要是由于大脑视皮层缺乏正常的双眼视觉信息整合。

因此,最有效的弱视治疗方法是作用于视觉中枢神经环路的疗法。

精准视光(北京)医疗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精准视光”)成立于2018年4月是一家以提供优质视觉康复产品为目标,以人工智能为驱动,致力于推动中国数字疗法发展的新型医疗科技公司。公司由北京大学基础医学院濮鸣亮教授领导的科研技术团队发起并创建。

据悉,精准视光从最初基础科学研究,到产品研发,再到如今产品获批,处于商业化前夕,公司前后已走过约10年时间。10年间,精准视光在视光产品研发中充分利用脑视觉科学与计算机视觉相结合的技术成果,改善、恢复和提升人体视觉感知功能。

不仅如此,依托于北京大学基础医学院视觉损伤与修复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多年的研究,公司核心技术在研究过程中获得国家科技部863和973项目,以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项目资助和支持,并已有5项国家发明专利授权和多项国际专利申请。

经过多年的研发,精准视光已形成以小儿弱视、近视、青光眼的检测、防控和治疗为主的视光数字疗法产品线。

其中,小儿弱视数字疗法产品已取得了二类医疗器械注册证和生产许可证。同时,精准视光相关数字疗法产品也提交了美国FDA上市申请。

02 针对脑神经环路病理机制
自研创新底层技术

回望一路走来,精准视光联合创始人和CEO黄鑫告诉动脉橙果局:“在实验室中,最初我们面对的只是弱视的动物模型,在实验动物上发现了很好的弱视干预方法后,我们接着在正常视觉的成年人上进一步验证这种弱视干预方法的有效性,然后才从实验室走出来进入临床。

 

在实际临床中发现弱视常规治疗过程中患者和家长遇到的问题比我们预想的要多很多,而我们提供的治疗新方法能够给一个个家庭带来实质的改变,这也是我们想把这个创新技术产品化的初心。”

 

十年研究的积累,为精准视光的产品发展打下基础。企业相关研究成果以“New treatment for amblyopia based on rules of synaptic plasticity: a randomized clinical trial”(基于神经突触可塑性弱视治疗新方法的随机对照临床研究)为题,于今年年初作为封面文章发表于Science China Life Sciences(IF:6.0)。

 

据了解,其弱视治疗数字疗法产品是基于虚拟现实(VR)的弱视治疗视觉训练系统。产品使用脑科学最新研究成果的治疗方法,采用基于VR的双眼非对称视觉刺激疗法结合大数据模型的个性化治疗技术,为视光治疗和视力保健提供数字疗法解决方案。

 

相关实验数据显示,该系统针对儿童弱视的核心疗效指标,比如治疗有效率和依从率分别达到90%以上,在同类产品中处于领先水平。

 

与传统弱视治疗技术不同,精准视光产品更加有针对性。其以视觉功能对应的神经环路为“靶点”,进一步研究弱视致病神经环路中的异常部分,再通过数字疗法产品对神经环路中的神经突触进行干预。并从视光障碍底层病理机制出发,以循证的手段针对性地构建治疗方案,为患者提供个性化治疗技术。

 

基于这套底层技术,从视光疾病治疗效果来看,本产品在弱视训练时无需医生和家长全程监督,儿童在家即可完成训练治疗。

 

儿童不用再被迫完成训练作业,而是通过佩戴VR眼镜选择观看自己感兴趣的影视(动画片),在愉悦轻松的环境中不知不觉地完成弱视治疗,极大地提高了儿童的依从性,同时也提高了治愈率。

 

未来,精准视光还将在底层技术的基础上,持续对产品管线进行拓展。

03 科学家亲自下场创业
与多家企业、科研和医疗机构建立合作

科学家从基础科学出发进行产品商业化存在一定难度,但这支来自于北京大学基础医学院视觉损伤与修复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的团队却亲自下场。

 

精准视光创始人濮鸣亮2004年底被北京大学聘为教授,组建视觉功能重建实验室,进行视觉功能重建研究工作;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和国家科技部的基金和其他国家资助支持逾千万元;在Science、Nature Neuroscience、Neuron等著名学术期刊发表论文40余篇。有超过30年的视觉神经科学和视光学研究和开发经验。

 

黄鑫告诉动脉橙果局:“神经学的研究非常困难,没有长时间经验的积累很难做出可靠的产品。濮教授在视光及神经科学领域30多年研究的积累,为我们在视光疾病机制理解,以及核心技术应用提供了很大支持。”

 

黄鑫博士毕业于北京大学基础医学院,研究方向为弱视形成的神经机制和干预方法,是弱视治疗软件核心技术共同发明人。毕业后曾就职于字节跳动,任用户增长部门增长营销业务技术负责人,带领技术团队从0到1开发出抖音、TikTok等产品的自动化营销获客平台,拥有丰富的互联网产品研发、互联网产品营销和技术团队管理经验。

 

业内常谈“推动产、学、研”融合,而科学家要创业就必须凭借一己之力解决产、学、研融合这一命题。对于精准视光而言,濮鸣亮与黄鑫的经历则恰好形成了互补,使精准视光既拥有顶尖的科学研究技术,又拥有对产业的深入理解。

 

据悉,目前精准视光与多家科研和医疗机构保持着密切合作关系。近视防控产品的临床试验也已经在北京、厦门同步开展。